原子核會分裂?
與費米同時,德國柏林凱撒·威廉研究所的放射化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以及法國的伊倫·居里和約里奧·居里都對上面的問題做了很多試驗。但是,由于他們都按著過去已知的核反應規(guī)律推斷:“元素受到中子的轟擊后,生成原子序數(shù)增加一的新元素”,得出了一些錯誤的結論,也都認為自己發(fā)現(xiàn)了93、94、95號等近鈾元素,并分別命名為所謂“類錸”、“類鋨”、“類銥”等等,即表示是那一類的元素。后來,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fā)現(xiàn),當把鋇加到被轟擊過的鈾中時,它能帶出一些放射性。他們認為,這些放 射性應該是鐳的,因為鐳在元素周期表中正好列在鋇的下面。于是,他們認為,鈾被中子轟擊后,似乎有一部分變成了“鐳”。但他們盡了最大努力,這種“鐳”還是不能從鋇里分離出來。
在世界上許多實驗室中,都進行了類似的實驗。這些實驗都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看法,并受到了普遍的贊揚。但德國年輕的諾達克夫婦卻不以為然。他們當時在布列斯高的弗萊堡大學物理化學學院工作。他們對此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對費米的“超鈾元素”做出了否定的結論,認為這位意大利物理學家的實驗在化學分析方面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論據(jù)。也是在1934年,諾達克夫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定,“鈾原子核在中子的作用下發(fā)生了裂變反應,這個反應與到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原子核反應有很大的區(qū)別。似乎在用中子轟擊重原子核時,原子核分裂成幾個碎片是可能的,而且毫無疑問,這些碎片應該是已知元素的同位素,但不是被轟擊元素的相鄰元素!
上述后來得到了證實的極其有價值的假定,當時并沒有引起那些權威人士的重視,更沒有得到承認。費米得知這種批評性意見之后,并沒有認真地考慮,重新研究自己的結論。他按著過去的知識,簡單地認為,能量這么低的中子會擊破那些堅固的原子核簡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思議的。當他聽到世界公認的放射化學權威哈恩也同意自己的看法時,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正確。所以,費米再一次失去了完成一項重大發(fā)現(xiàn)的機會。這是很有才能的費米在科學研究生涯中的一個很大的失誤。
費米的失誤
哈恩重做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