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

移動通信

計算機網(wǎng)絡

智能網(wǎng)

光通信

微波通信

衛(wèi)星通信

交換網(wǎng)

  電報史話
  傳真的成長之路
  電話時代-貝爾的豐碑
  電話機的原理
  交換有理由嗎?
  程控交換機與電路交換
  “一線通”最是惹人醉
  IP電話:得勢不饒人
  不得不說:分組交換
  ATM:時勢造英雄
  ATM之正身
  信息共產(chǎn)主義
  向ATM進軍
  ATM業(yè)務談
  ATM會更美
  ATM Vs IP
  深入探討ATM

接入網(wǎng)

電信管理網(wǎng)

 

 

  
  電信博物館 > 交換網(wǎng) > 程控交換機與電路交換


 


時分多路通信

  •  PCM傳輸系統(tǒng)

  話音模擬信號在發(fā)送端經(jīng)過抽樣、量化和編碼以后得到了PCM(脈沖編碼調制)信號,該信號經(jīng)過傳輸線路送到對端。在接收端將收到的PCM碼還原成模擬話音信號。

  • 時分多路復用

  為了提高線路利用率,總是設法在一堆傳輸線路上,傳輸多個話路的信息,這就是多路復用。

  多路復用通常有頻分制、時分制和碼分制三種。

  頻分制是將傳輸頻帶分成N部分,每一個部分均可作為一個獨立的傳輸信道使用。如圖所示。這樣在一對傳輸線路上可有N對話路信息傳送,而每一對話路所占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個頻段。頻分制通信又稱載波通信,它是模擬通信的主要手段。

  時分制是把一個傳輸通道進行時間分割以傳送若干話路的信息,如圖所示。把N個話路設備接到一條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輪流的給各個設備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時間。當輪到某個設備時,這個設備與通道接通,執(zhí)行操作。與此同時,其它設備與通道的聯(lián)系均被切斷。待指定的使用時間間隔一到,則通過時分多路轉換開關把通道聯(lián)接到下一個要連接的設備上去。時分制通信也稱時間分割通信,它是數(shù)字電話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稱為時分多路通信。

  • PCM的基本原理

  在時分制中,每一用戶(如圖中的第一路、第二路、……)在指定時間內接通信道,其他時間為別的用戶按指定時間接通,為了使發(fā)端各路和收端各路能互相對應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在發(fā)端需傳送一個同步信號,利用同步控制信號來確保發(fā)端和收端協(xié)調工作。在時分多路通信中,總的時間如何確定呢?在這總的時間內可安排多少路呢?

  從話音模擬信號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過程中可知,為確保接收端能將離散的數(shù)字信號還原成連續(xù)的模擬信號,取樣頻率需采用8000赫茲,即每隔125微秒取樣一次,因此,就PCM的時分通信而言,是把125微秒時間分成許多小段落,每一路占一段時間,這時間稱為時隙。顯然,路數(shù)越多,每路的時隙越小。通常安排有24路、32路等,我國采用CCITT建議的PCM30/32制式為標準化的時分制多路傳輸系統(tǒng)的一次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