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知識ABC 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奇聞逸事共欣賞 色彩斑斕話蝶蛾 千奇百怪說甲蟲 學做昆蟲收藏家 昆蟲學的教學與研究
 
  昆蟲博物館 > 色彩斑斕話蝶蛾 > 飛蛾撲火,行為萬千 > 蛾類奇趣
        
          

蟲變草(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大家都知道或聽說過,古人說它冬天是蟲,夏天成草,冬天又變?yōu)橄x。果真如此嗎?

  冬蟲夏草產(chǎn)于西南低溫、嚴寒、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區(qū),最早見于藥書《草本從新》和《本草綱目拾遺》。18世紀20年代,法國的一個科學考察對在我國西藏發(fā)現(xiàn)了冬蟲夏草,100年后英國植物學家才揭開了它的廬山真面目。

  原來,冬蟲夏草是蝙蝠蛾科的幼蟲被蟲草菌屬的真菌感染后形成的。在幼蟲感染生病的初期,幼蟲表現(xiàn)行動遲緩,隨后則出現(xiàn)驚恐不安,到處亂爬,最后鉆入距地表3~5厘米深的草叢根部,頭朝土表,不久便死亡。真菌菌絲以幼蟲體內(nèi)組織為食,在幼蟲體內(nèi)生長。幼蟲雖死,但其體殼仍然完好,冬季發(fā)現(xiàn)時仍象一條蟲子。寒冬過后,到第2年春暖花開之際,蟲體內(nèi)的真菌迅速發(fā)育,到5、6月份,從幼蟲頭部長出1根真菌的子座,長2~5厘米,頂端膨大,子囊孢子充滿了囊殼。子囊孢子成熟后從子囊殼中散發(fā)出來,再去感染其它幼蟲。因此,被感染的幼蟲在地表下是完整的幼蟲尸體,地表上長出一根草樣的真菌,蟲草之名由此而來。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