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幾何學家”
解理、裂開與斷口都是礦物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破裂的性質。但它們的特點及決定因素各有不同。
礦物晶體在外力作用下嚴格沿著一定結晶方向破裂,并且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質稱為解理,這些平面稱為解理面。解理是晶體異向性的表現之一,礦物晶體的解理嚴格受其內部結構的控制。解理面一般平行于面網密度最大的面網、陰陽離子電性中和的面網、兩層同號離子相鄰的面網以及化學鍵力最強的方向。
例如石墨,在平行{0001}方向易裂成解理,這是由于石墨具有層狀結構,層內原子間距(c-c)為1.42A,層間距離為3.40A;層內為共價解以及派鍵,層間為分子鍵。所以層與層間連接力較弱,解理就沿層的方向{0001}產生。
根據晶體在外力的作用下裂成光滑的解理面的難易程度,可以把解理分成下列五級:
1)極完全解理 礦物在外力作用下極易裂成薄片。解理面光滑、平整,很難發(fā)生斷口。例如云母、石墨、石膏等。
2)完全解理 在外力作用下,很易沿解理方向列成平面(不成薄片)。解理面平滑,較難發(fā)生斷口。如方解石、方鉛礦、螢石等。
3)中等解理 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著解理方向裂成平面。解理面不太平滑,斷口易出現。如白鎢礦、普通輝石等。
4)不完全解理 礦物在外力作用下,不容易裂出解理面。解理面不平整,容易成為斷口。如磷灰石等。
5)極不完全解理(即無解理) 礦物受外力的作用后,極難出現解理面。在碎塊上常為斷口。如石英、石榴子石等。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