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物館 > 中華建筑群芳譜 > 帝王建筑 > 壇廟
  

孔廟-儒學(xué)治國之明證

  孔廟是祭祀建筑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類,幾乎遍及全國,但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當(dāng)推孔丘故宅所在的曲阜孔廟。

曲阜孔廟大成殿

  中國封建社會(huì)中,儒家思想占有統(tǒng)治地位,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丘被尊為萬世師表。漢代起,就已建立孔廟于孔丘故居魯城闕里。東漢皇帝曾親至曲阜致祭;孔子后人封侯奉祠。唐玄宗開元年間,追封孔丘王爵,孔廟規(guī)模益加宏大,F(xiàn)存曲阜孔廟的規(guī)模為宋代奠定,金代重修,明清依舊制重建。

  原曲阜城距今城五公里,1551年,劉六、劉七起義軍焚毀舊城后,乃移此建新城,F(xiàn)城實(shí)際以孔廟為中心重建起來,城正南門正對(duì)孔廟南門?讖R狹長(zhǎng),南北600米,東西僅145米。全廟由南而北,以垣墻廊廡分為八進(jìn)。前三進(jìn)為引導(dǎo)部分,布置牌坊和欞星門,植柏樹。由欞星門至大中門,為孔廟前奏;大中門起始為孔廟本身,自此起有長(zhǎng)方平面的院墻,四角置角樓,近似宮禁制度。再進(jìn),為宏偉的奎文閣,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奎文閣后即為孔廟主體建筑:大成門和大成殿一組。

  奎文閣至大成門間,隔一橫街,東西有門;其間有碑亭十三座,皆重檐高閣,形體特別宏大,有金、元各一,余為明清所建,碑體碩大,為歷代帝王所立。

  大成門內(nèi)為主殿大成殿,此區(qū)布局仍為北宋舊規(guī)。大成殿前庭滿植古柏,中軸線前方有杏壇,重檐十字脊頂,相傳為舊大成殿址,宋真宗天禧年間重建孔廟,大成殿移至今址而原地建壇。這是歷史形成的特殊布局。

孔廟門

碑林群

杏壇

孔子神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