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階段性成功
1992年初,國際上已有人為聚變堆電站的發(fā)展排出了進程表:
2020~2025年 建造核電站聚變模型堆;
2030年開始大規(guī)模核聚變發(fā)電。
這個進程表會否按計劃進行,當然可以懷疑,但是人們?yōu)楹司圩儼l(fā)電排出的這個進程表并不是沒有根據(jù)的,因為1991年11月從設在英國的歐洲聯(lián)合托卡馬克JET裝置所進行的受控熱核聚變實驗,傳出了引起全世界矚目的信息:
JET于11月8日做了一次放電,11月9日做了兩次放電,實際上11月8日為預放電。
主要實驗參數(shù)為: 環(huán)向主磁場為2.8萬高斯; 等離子體電流為3.1兆安; 輔助加熱采用中性粒子注入加熱,注入功率為15.2兆瓦。
在上述條件下,等離子體的離子溫度為16.5千電子伏,電子溫度為10千電子伏。 放電時間為2秒,能量約束時間為1秒; 中心電子密度達到每立方厘米4×1019; 有效電荷為2.5。 在兩秒鐘的放電期間,有兩條注入線注入了氚。反應堆中氚、氘的平均比值約為10%。
診斷結果表明,中子產(chǎn)額最高達到每秒 6.3 ×1017,中子產(chǎn)額來自聚變反應,相當?shù)木圩児β蕿?.8兆瓦,在兩秒鐘內總的聚變能量達到2.2兆焦。 有效能量與消耗能量之比地(Q)為0.15。 中子測量、放射性測量結果與理論計算一致,因此實驗是可靠和成功的。
這是托卡馬克型聚變裝置首次充氘和氚的放電,得到了相當大的聚變反應產(chǎn)額,人類首次在實驗中得到兆瓦級受控熱核聚變功率。
這次實驗的意義非常重大。人類向著實現(xiàn)利用地球上用之不竭的能源——以氘、氚為燃料的受控熱核聚變又前進了一步。
JET的成功已經(jīng)跨躍了科學可行性的階段,達到了工程技術可行性的階段。當然,它還存在經(jīng)濟性、穩(wěn)定性運行以及如何添料排灰,如何發(fā)電等工程技術問題。歐洲正在解決工程技術問題,其后還要建造示范堆(DEMO),最后才是商用堆階段。
這是一次突破,實驗真正達到了勞遜判據(jù)所要求的條件,而且有能量輸出。
王淦昌說:“這是人類利用聚變能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慣性約束的優(yōu)點及問題
研究之路仍然漫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