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
螞蟻的共棲者
蟻類本身是個群體大家族,而這個大家族的成員又都愿意廣交朋友。據(jù)調(diào)查,在蟻巢中 共犧的動物約3000種,其中鞘翅目中的隱翅甲、蟻甲等約1000種,蜘蛛類約60種,甲殼類約9種,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動物,其好客真是做到了來者不拒的程度;但是蟻巢中的這些來客并非都是真朋好友。
A、螞蟻的朋友
螞蟻的朋友有兩類:一類是共棲者,它們與蟻共棲生活,即蟻保護(hù)它們,它們以自己的分泌物供蟻食用。其中有雙翅目的蠓類,同翅目的角蟬類、木虱類、蚜蟲類、介殼蟲類等,還有鱗題目的小灰蝶幼蟲等,這些昆蟲都是蟻所愛護(hù)的朋友,而且它們在蟻巢生活的時間也很短。另一類就是所謂的愛蟻性動物,實際上是一些食客(或稱蟻客、真客、蟻友),如隱翅甲類、棒角蟲類、寡節(jié)蟻甲類、部分三錐象甲類、埋葬甲類和擬步行蟲等。這些摯友能供給蟻各種排泄物做為食料,同時它們身上常有分泌液體的紅色或黃色毛,蟻可從那里取到所喜的汁液。蟻類為伺育這些摯友的幼蟲,甚至犧牲自己的“子女”(卵、幼蟲)供給它們食用。
“蟻”字是由蟲字旁和一個義字組成的。有人說螞蟻是講“義氣”的,它會幫助別的昆蟲,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共棲關(guān)系。北美曾有這樣的記載:當(dāng)?shù)赜幸环N蚜蟲叫玉米根蚜,它是危害玉米的大害蟲。這種害蟲到冬季本來容易凍死,但人們發(fā)現(xiàn)有一種名叫鳶色蟻的螞蟻到天寒時會把玉米根蚜的卵搬到自己的巢中,等到氣候溫暖時再將卵搬到溫暖處,春季雜草開始萌發(fā)生長時,它們又將卵搬至雜草根部。待卵孵化后小若蟲出世,此時正是玉米生長時節(jié),鳶色蟻再將小蚜蟲搬運到玉米根部便于它們?nèi)∈场N浵伨褪沁@樣不知疲倦地為蚜蟲服務(wù)。為什么呢?原來每當(dāng)螞蟻肚皮餓了時;就舐食蚜蟲的分泌物充饑。蚜蟲供給螞蟻食物,螞蟻保護(hù)蚜蟲,它們之間是一種共棲關(guān)系。當(dāng)你到野外采集時,常會看到在有蚜蟲群集的植物上也有螞蟻。請你注意觀察螞蟻是怎樣取食蚜蟲排泄物的?然后你再從別處捉幾只肉食性瓢蟲(七星瓢蟲或小黃瓢蟲),將它們放在蚜蟲和螞蟻群里,注意觀察螞蟻有什么行為反應(yīng)?是不聞不問任憑瓢蟲行動呢,還是將瓢蟲趕走?你說說這個道理。
B、普通食客
蟻穴內(nèi)有—些無益亦無害的食客;蟻對它們不甚注意,如壁虱類、跳蟲類、葉甲類、金龜子類、食蚜蠅類、隱翅蟲類、花金龜類、蟋蟀類、蜚蠊類等。這些不速之客進(jìn)入蟻巢,是為了攝食某種蟻類體表的分泌物,有些則是拾取工蟻吐出來的食物。
C、蟻巢內(nèi)的偷獵者
還有一類是有害的食客,它們不受蟻的歡迎,但靠著自身的敏捷、隱蔽和偽裝能力,得以在蟻巢中久居。它們大部分為捕食性昆蟲,其中有蟻類的模擬者。它們盜取工蟻口中的食物,吞食弱者、受傷者或普通工蟻,如隱翅蟲就是這種暗藏在蟻巢中的敵人。除此之外,寄居于蟻巢的還有些體內(nèi)外寄生蟲和養(yǎng)奴蟻等。
蟻群戰(zhàn)爭
阿根廷螞蟻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南美,它們的蟻群之間相互攻擊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它們攻占新的領(lǐng)地時,它們的行為就不同了。在加利福尼亞,它們攻擊和占領(lǐng)當(dāng)?shù)匚浵伔N群的領(lǐng)地,可對于它們同種的蟻群卻很少發(fā)生沖突。加州大學(xué)的研究人員解釋說:因為它們并不好戰(zhàn),它們繁殖得非常多,形成同心協(xié)力的超大蟻群。
蟻多力量大的原因
單個螞蟻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并不強(qiáng),但為什么許多螞蟻在一起就能應(yīng)付很多問題呢?科學(xué)家最近在《自然》雜志上對此作出了解釋?茖W(xué)家說,螞蟻在所到之處都會留下一種被稱為外激素的化學(xué)物質(zhì),其他螞蟻可以利用這些化學(xué)物質(zhì)判斷自己的路線是否正確,因為這種物質(zhì)的濃度越大就表明走過的螞蟻越多,也就說明是一條比較合理的路線。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