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探索峽谷之最
世界之最非它莫屬
壯美山河 獨具特色
豐富資源 自然遺產(chǎn)
合理開發(fā)部分資源
峽谷風物天地共存
峽谷人文 自然淳樸
探索水汽通道探秘
徒步穿越峽谷手記
  

   大峽谷考察 > 水汽通道探秘 > 觀測中的風風雨雨

夜闖“老虎嘴”

  在然烏湖畔觀測的同時,我們在帕隆藏布江下游選擇了另一個觀測站-古鄉(xiāng)。古鄉(xiāng)位于西藏通麥與波密之間,在川藏公路線上,既是觀測沿帕隆藏布江水汽輸送的好場地,又便于兩站之間的聯(lián)系。邦良、王維等四人在那兒建站觀測,觀測時間和觀測項目與然烏湖站完全相同。由20天的觀測資料計算結果表明,經(jīng)過古鄉(xiāng)上空沿帕隆藏布江向上輸送的水汽在6月可達到400克/(厘米.秒)以上,比經(jīng)過然烏湖上空在相同方向上輸送水汽量略高。

  兩站同步觀測于6月22日結束后,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我和小嚴及司機小張飛車趕往拉薩,從西藏氣象局價撥一批觀測器材;一路由邦良和王維等5人在帕隆藏布與易貢藏布兩江匯合處的通麥站建站觀測。

  為了及時趕上觀測的需要,我們從然烏出發(fā),一天一夜趕到拉薩,很快從西藏氣象局得到所需的觀測器材,于6月24日趕回林芝。此時,藏東南地區(qū)正值雨季,是沿通麥一線公路容易塌方的季節(jié),其中,尤其是在通麥與色齊拉山之間一段更為險峻,有"老虎嘴"之稱。老虎嘴因在雨季經(jīng)常嚴重塌方而得名,它像一只猛虎呃于川藏公路咽喉上,吞食過不少汽車和行人。十年前曾在這兒發(fā)生過一次罕見的公路大塌方,頃刻間,幾百米長的公路幾乎同時崩塌,正好一個汽車運輸隊通過這兒,十臺大卡車墜入深谷,十名勇士獻出了寶貴的青春。一座高三米寬一米多的烈士紀念碑屹立在一座橋頭,記載了十名勇士獻身的英雄事跡。每當車隊路過這時,人們除了為英雄們的事跡而肅然起敬外,也對吞食成性的老虎嘴產(chǎn)生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6月25日上午9時許,我們離開了林芝,載著從拉薩得到的觀測器材,向著目的地-通麥前進。下午六時許,我們的汽車進入了帕隆藏布江支流的峽谷,陽光被兩側的山脊遮擋,谷底已近昏暗。潮濕陰森的山谷,陡峭的山壁,湍急的流水聲,更給這昏暗的山谷蒙上一層陰影。當我們來到離老虎嘴約一公里處時,迎面過來一個車隊,聽這個車隊的司機說前面大塌方,形成一段大陡坡,解放軍卡車爬不上來,幾十名戰(zhàn)士在那兒一輛一輛地推上陡坡。我們只好停車等候。谷底已經(jīng)天黑了,前面還有20多公里的險路呢。等得真著急。我打著手電筒到前面探路,細雨蒙蒙,道路泥濘,朦朧中隱約看見數(shù)十名戰(zhàn)士在奮力推卡車上坡,"一、二、三"的號子聲在山谷中回蕩,伴著谷底湍急的水流聲,陰森森的老虎嘴似乎有了點生氣。戰(zhàn)士們艱難地把一輛輛大卡車連推帶拉地弄過這段陡坡。雨間斷地下著,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從戰(zhàn)士們的頭上、身上往下淌。直到夜里十點,戰(zhàn)士們總算把這個車隊的20多輛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地推過了這段陡坡。

  夜?jié)u深,山谷中氣溫降低,蒙蒙的霧氣漸漸籠罩山谷。吉普車艱難地爬行著。司機小張開大車燈,企圖增加一點視線,可惜小車的霧燈已壞,連兩米遠處的景物都看不清。離開了剛才喧鬧的山谷,大地似乎突然寂靜起來,仿佛谷底河水的湍急聲也不能打破這令人難以忍受的寂靜。小吉普向著前面大塌方的陡坡爬去,司機掛檔加力,開足油門向上沖。汽車"嗷嗷"吼叫著,好不容易接近了坡頂,該下坡了,但此時的車燈卻順著地形幾乎以30度的角射向漆黑的夜空,司機小張看不清下坡的路,著急地喊:"快!看路!"我趕忙探頭前伸貼著擋風玻璃借著車燈的余光往下看,"好險!"我差點叫出聲來。右側是漆黑的深谷,只聽見急流沖擊岸邊的碰撞聲,車掉下去就全完了。"左拐,慢下!"我指揮著。小張掛上一檔,腳不離剎車,慢慢地向下滑行。時間過得可真慢,好不容易到了坡底。這就是剛才堵住一個車隊耽誤近四個小時的陡坡。大家情不自禁地長長出了一口氣,總算闖過了這一難關。

  這段20公里長的山路仿佛走了一個世紀,到了通麥運輸站,已近午夜十二點了。邦良、王維等隊友忙從被窩里爬出來,驚奇而又興奮地迎接我們,并趕緊打火做飯。分別三四天后相見好象是久別重逢,問寒問暖,更關心夜闖老虎嘴的情況。我們確實又累又餓了,邦良端上香噴噴的大米飯,誘使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通麥站建立起來了,它是測量沿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頂端向西北偏北方向輸送水汽量多少的重要測站之一。由20天的觀測資料計算結果表明,經(jīng)過通麥上空向西北偏西方向(即向高原內(nèi)部)輸送的水汽量達500克/(厘米.秒)以上,比經(jīng)過古鄉(xiāng)和然烏二站上空輸送的水汽量都要大許多。在當?shù)伛v軍的幫助下,通麥的地面氣象觀測一直延續(xù)了整整兩年。由降水資料表明,沿雅魯藏布江河谷自南向北的三個考察站-墨脫、通麥、易貢,其降水量的年變化曲線都呈現(xiàn)兩個峰值,一個在三月,一個在八月;而在雅魯藏布江河谷東西兩側諸站的降水量的年變化曲線均只有在夏季八月(或七月)出現(xiàn)一個峰值。這一觀測事實說明沿雅魯藏布江峽谷的水汽輸送使得沿江的降水量年變化與其東西兩側的年變化不同。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