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館> 風情篇> 維吾爾族

 

抓飯與烤馕

  抓飯,是維吾爾族最喜歡的食品之一,維吾爾語稱“頗羅”。抓飯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洋蔥、胡蘿卜、葡萄干和清油。用它們混合燜制而成的飯,晶瑩油亮,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逢年過節(jié),招待親朋好友或是婚喪嫁取等特殊日子,維吾爾族人總要做出大鍋的抓飯來款待來賓。

  依照傳統(tǒng),用飯時主人在炕桌或地毯上鋪一塊清潔的餐布,人們圍餐布而坐。接著,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zhí)壺,逐個讓客人洗手,并遞上干凈的毛巾擦干。然后便端出盛于大盤中的抓飯擱在餐布中央,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不習慣用手抓的客人,也可以用小勺。

  維吾爾族的抓飯,種類、花樣較多,其區(qū)別主要與用料有關。如在用油方面,除了清油(胡麻油、菜籽油、瓜子油、棉籽油)外,還用酥油、羊油、骨髓油、紅花油等,其中骨髓油抓飯的營養(yǎng)成分最高。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羊肉,還選用雞、鴨、鵝、牛肉以及雪雞、野雞肉等來做抓飯。當然,雪雞肉抓飯更是一道難得的美味。此外,也還選用葡萄干、杏干、桃皮子等干果來做抓飯的,稱為甜抓飯或素抓飯。有的在抓飯上面放些粉條、白菜、西紅柿、辣椒等炒的菜,邊吃抓飯邊吃菜,方便可口,稱為菜抓飯。有的在抓飯上倒上一些酸牛奶,起到開胃、消暑、利消化的作用,稱酸奶抓飯。還有一種叫雞蛋抓飯,其做法是:當抓飯快燜熟時,在抓飯上挖個雞蛋大的小窩,然后把雞蛋打在里面,待抓飯燜熟時,雞蛋周身粘滿了米粒,吃起來油香撲鼻,味美爽口。在維吾爾族民間,還有一種被認為是最講究的抓飯“阿西曼土”,也就是包子抓飯。它是在每盤抓飯上擺五六個薄皮包子。羊肉餡的薄皮包子和抓飯一樣,也是維吾爾族的一道美味佳肴,把兩者結合起來,可謂錦上添花。只有尊貴的客人,才能得到主人如此的款待。

烤馕

  烤馕,是維吾爾族的又一傳統(tǒng)風味食品。據(jù)認為,它在新疆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文史籍里將其稱為“胡餅”、“爐餅”,實則是一種特制的烤面餅,因做法不同,故品種很多,一說多達50多個。常見的有大而薄的片馕,小而厚的窩窩馕以及油馕、肉馕、甜馕、芝麻馕等等。

  馕大多以小麥面為原料,也有玉米面做的。一般做法是在面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面稍發(fā)即可烤制。所有馕都呈圓形,但其形態(tài)及大小不一,品種很多。最大一種叫“艾曼克”馕,中間薄,邊沿厚,中央印有花紋,直徑足有0.5米,做一個需要面粉2、3公斤,被稱為馕中之王。最小的一種叫“托喀西”馕,有普通茶杯口那么大,厚約一厘米,做工較精細。最厚的一種叫“吉爾特”馕,厚達5、6厘米,直徑10厘米,中間有個洞窩,漢族人稱之為窩窩馕。這種馕以喀什地區(qū)的做工最精,也是人們最常吃的一種。還有一種叫“西克曼”馕,意為甜馕,它是在馕面上抹一層冰糖水,烤熟后,馕的表面呈現(xiàn)出晶亮的光彩,食之香甜可口。還有一種是在面粉中和入切碎的羊肉丁,加上鹽、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烤制的,俗稱肉馕,吃起來更是肉香撲鼻。還有一種是用死面揉以清油或羊油,搟薄后烤制的馕,俗稱油馕,因其兼有香、酥、脆等特點,往往用在喜慶節(jié)日里招待賓客。

  維吾爾族的烤馕設備最主要的是馕坑。一般馕坑是用羊毛和入粘土砌筑成的,它高約一米,肚大口小,形似倒扣的水缸。馕坑四周圍用土坯壘成方形土臺,以便烤馕人在上面操作?锯吻,先在坑底用木炭或煤炭燃燒,待明火消失,坑壁已燒得很燙,即可把搟好的面胚貼在坑壁上,十分鐘便能烤熟?锯魏稚,適宜于新疆干燥的氣候,久儲不壞,隨吃隨取,十分方便。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