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館> 風(fēng)情篇> 藏族

 

歌舞、藏戲與唐卡畫

昌都鍋莊舞

  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凡是會說話的人都會唱歌,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舞蹈。藏族舞蹈和歌曲是孿生兄弟,歌與舞幾乎不能分離,歌則必舞,舞中有歌。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這里只舉幾種常見的舞蹈:

丁青的熱巴舞

  果諧(圓圈舞),是流行在西藏農(nóng)村的一種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頓地為節(jié),載歌載舞的自娛性歌舞。常見于農(nóng)區(qū)的村頭、曠地、打麥場上。每逢佳節(jié),人們從早跳到晚,興盡方歸。由于“果諧”的唱詞通俗易懂,音韻和諧,可以即興創(chuàng)作,因而藏族人民經(jīng)常用這種歌舞形式,相互交流真情實感,傾吐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心愿。

  堆諧(踢踏舞),是從拉孜到定日一帶農(nóng)村的一種歌舞形式。始于17世紀中葉。當(dāng)時五的“雪頓節(jié)”上,后藏炯巴藏戲團在演出藏戲時,穿插表演六弦琴伴奏、踏步為節(jié)的舞蹈,形成歡快熱情的后藏地區(qū)民間舞。這種舞蹈后來通過藝人和舞蹈世家加工,成為城市化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薩、日喀則最為盛行。常見于曠地、街頭、庭院、“林卡”之中。

藏戲演員

   卓諧(鼓舞),主要流行于山南、拉薩、日喀則等地。這種鼓舞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身著彩衣,頭戴白布披風(fēng)帽,腰著圍裙,腿系一串小鈴鐺。將扁形皮鼓上的兩個鐵環(huán),穿進綢帶捆在左邊大腿和腰上。雙手舞動一對弓形羽毛錘翻飛敲擊,鼓聲隆隆,鈴聲作響,節(jié)奏歡快,氣勢磅礴。當(dāng)表演到高潮時,要進行鼓技表演。開始時邊打邊唱,當(dāng)舞蹈情緒起來之后,歌聲停止,分組表演一些技巧性的動作,如“甩腰打點 ,“甩辮擊鼓”,“跪步打點”等,使人們的情緒達到高潮,然后在狂熱激奮的氣氛中擊鼓結(jié)束。

  藏戲,藏語稱“阿吉拉姆”,或簡稱為“拉姆”,意為“仙女大姐”。是一種有劇本和唱腔,分角色,有伴奏樂隊和專用臉譜、服飾,以歌舞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廣場戲。相傳15世紀初,由噶舉派僧人湯東結(jié)布為化募修建雅魯藏布江鐵索橋而創(chuàng)。17世紀普遍流行。劇目多取材于民間故事。表演過程一般分為溫克頓(出場儀式)、雄(正戲)和扎西(演出結(jié)束時的祝愿儀式)三部分。每出戲演出的時間可長可短,短者幾小時,長多達2-3天。

嘛呢石(刻有經(jīng)文的石塊)

  藏戲流派主要有白儺派、藍儺派、江嘎爾派、香巴派、覺木隆派等。其中以覺木隆派最著名,該派雖比其它派形成的晚,但由于它的唱腔、舞蹈、特技、喜劇表演等方面有較多的創(chuàng)新,因而后來居上。該派民間藏戲隊遍布西藏、四川甘孜,還流傳到印度、不丹等地。表演形式有舞蹈道白、頌詞、固定唱腔等。藏戲劇目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有《朗薩唯蚌》等八大藏戲。傳統(tǒng)藏戲的伴奏僅一鼓一鈸,表演時多戴面具:深紅色代表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代表活佛,藍色代表獵人,綠色代表女性,白色代表普通男性,黑色代表反面人物,半白半黑代表兩面派人物等。自十七世紀開始,每年7月全藏區(qū)12個著名劇團云集拉薩,為達賴、官員和僧俗表演,因而雪頓節(jié)也被稱為“藏戲節(jié)”。

  唐卡,藏語譯音,意為一種可以懸掛的卷軸布畫。亦稱“卷軸佛畫”、“藏布畫”,是藏傳佛教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shù)。以宗教人物和宗教歷史事件、教義為主要描寫對象,多掛于寺院和民舍中。制作時,先選亞麻布和粗毛布為底布,較為珍貴的則以絲綢為底布。然后用麻線穿綴底布邊沿,將其繃撐在特制的木架上,再用一種動物膠和滑石粉調(diào)合而成的糊狀物涂抹底布,抹勻后用蚌片將糊狀物刮平磨光,待底布完全干燥后即可作畫。畫完后從木架上取下,用錦緞裝裱,加軸即成。其畫幅大小差距較大,小的只有數(shù)寸,大的則至幾十米,如布達拉宮庫存的巨型唐卡,全長達五十余米。唐卡的種類繁多,有刺繡唐卡、帖花唐卡、緙絲唐卡、繪畫唐卡、織錦唐卡和堆繡唐卡等。最具藝術(shù)特色的是“堆繡”唐卡。制作工藝精選各色圖紋錦鍛組合構(gòu)成,所有的線條均以馬尾纏彩色絲線縫于畫面,有的還在局部嵌以珠寶,工藝極其復(fù)雜考究。這種珠寶與堆秀有機構(gòu)成的藝術(shù)佳作,實為傳統(tǒng)唐卡藝術(shù)中難得的珍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