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地震的頻繁發(fā)生、天氣的反復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還在堅信“世界末日”說,斞蓬A言、太陽風暴、地磁反轉,都是聞其色變的名詞。甚至,已經使公眾產生了恐慌的心理。對此,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聯(lián)合搜狐科學頻道邀請到了中科院天文學家李競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來到搜狐訪談間,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解釋現(xiàn)在流傳的2012世界末日的謠言,并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群體性恐慌現(xiàn)象。
搜狐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搜狐訪談間。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競老師,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研究員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博士,嘉賓主持是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的主持人王芳。
(從左至右)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競、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搜狐科學主持人
搜狐主持人:前一段時間《2012》這部電影在廣大網(wǎng)友心目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里面提到一個瑪雅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第五個太陽季結束的時候,那個時候世界末日會到來。李老師您覺得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嗎?
李競:你剛才提的問題似是而非。所謂瑪雅預言是有依據(jù)的。也就是說這部電影不是憑空捏造,今日的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出土了一塊跟此有關的石碑。這個石碑的文字是古代瑪雅文,斞盼拿髟谑兰o已經被西班牙的侵略者消滅了,語言、文字都消滅了,整個文明都消滅了,F(xiàn)在瑪雅人的后裔就是印第安人。出土的石碑相當于在現(xiàn)在的第八世紀,相當于我們的盛唐時代。這個文字現(xiàn)在已經破譯了,知道這個石碑上刻的是關于瑪雅人的歷法。石碑上說的是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周期之中。相當于百年、千年、萬年,這都是一個時間的周期,而這個周期非常長,若干萬天,現(xiàn)在人就把這樣長的一個周期叫做太陽紀。紀是紀年的紀,F(xiàn)在天文學家就把若干萬天換算成為現(xiàn)在的年。換算出來年以后,就知道這個時間的太陽紀是25800年。
天文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李競
石碑上說,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第五個太陽紀,第五個太陽紀將要在某某天結束。這個結束日期換算成為今天的歷法,就是2012年12月21日。石碑上沒有講第五個太陽紀結束以后,是不是就是第六個太陽紀。因此把一個時間段的最后一天說成是末日,這個太牽強了。這是現(xiàn)代人強加給瑪雅文明的。
我覺得瑪雅文明可能只有輪回、生生不息的概念,而沒有末日之說。就像中華民族是沒有末日的,我們一年過了又一年,沒有說這一百年過完了就是末日。(我不是瑪雅文明的研究者,如果說錯了,請各位網(wǎng)友更正)。
世界文明中有一個文明獨有世界末日的概念,這個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這個世界末日換成了今日的語言就是地球毀滅,世界末日等于地球毀滅;浇虅(chuàng)立的時候,不知道大地,也不知道有地球這個詞,所以就叫世界末日。而世界末日恰恰是基督教文明的主要特征。我覺得西方電影腳本,是把世界末日的概念強加給石柱的制作者。如果認為瑪雅人說每個紀最后都是要出現(xiàn)災難,你得拿證據(jù)。至少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出土文物。
因此關于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我覺得這個命題整個的似是而非。
《2012》這個電影制作水平比較高,以至于使得人感到嘆服,最大的社會效應就使得大家恐慌。我倒不是說造成動亂,但確實會使人忐忑不安。讓大家產生一種心理:如果他是胡說八道,難道瑪雅人定成了12月21日也是胡說?那沒有證據(jù)。退一萬步想,即使不像電影描繪的那樣天崩地裂,但哪怕一個畫面再現(xiàn),我們都受不了。所以這部電影的社會影響很大,它使得大家都惶恐不安。
李競:剛才我說了世界末日這個命題是一個偽命題。你光說他是一個偽命題,沒有說服力,至少電影編劇們對2012年造成了影片中所說的天崩地裂、大災難都有自己的說法。如何解釋這些說法呢?
首先來看25800年這個周期是怎么回事。25800年太陽紀這個周期對于近代天文學家一點都不陌生。地球除了公轉、自轉之外,第三個運動是我們的自轉軸像陀螺一樣旋轉,這旋轉一周精確測定的是25800年轉一圈。
我們地球自轉軸時時刻刻在變動。今天我們自轉軸指向北極星,過一個小時就不在這里了,元朝時候不是這個指向,唐朝時候也不是這個指向,等下次再回到這個指向,要在25800年以后。但是瑪雅人怎么知道的呢?無論瑪雅人還是中國人,古代天文學家編造歷法的,都知道這樣一個長度,這樣一個周期。
我們不知道這個周期怎么來的,但是通過天象知道有這樣一個周期,這樣一個周期一定要把它加到我們的歷法中做一個改正項,否則的話,歷法就不精確了。地球自轉軸造成的結果,中國給它一個固有的名詞叫歲差。每一歲都要加上一個改正量。這個歲差的確定值,無論是瑪雅文明還是中國古代的文明早就定好了。所以在八世紀成立了瑪雅太陽紀石柱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只是那個時候的人誰也不知道它為什么是這樣的。只知道有這么一個量必須要加進去,否則的話,歷法就不精確了。
電影編導要推測在第五太陽紀的最后一天會有什么天象。近代天文學家的研究結果,使電影編導大吃一驚。這一天要出現(xiàn)一個非常特殊的天象。我們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所以,從地球上去看太陽,太陽在天空中走一條線,一年走一圈,這叫做黃道。在每年的12月21日這一天都是冬至,而冬至日地球就走到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的某一點。而在2012年12月21日冬至日那個時刻,太陽的背后正好是銀河系中心的方向(第二天就不是了,雖然也是銀河系中心,就不是2012年那個點上了)。
而銀河系中心的那一點上有什么呢?這一點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還都不清楚,到了二十一世紀初,特別是通過哈勃空間望遠鏡,確定知道銀河系中心那點上有一個黑洞。這個黑洞主要通過哈勃空間望遠鏡來測量出它的質量是400萬個太陽質量。大小很小,從地球上來看絕對是一點,你分辨不出來它的圓面,但是它的質量是400萬個太陽質量,這都集中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這密度大到里面的一切信息都出不來。
網(wǎng)友問,你看不見它,怎么知道它是黑洞,又怎么知道它是400萬個太陽質量。天文學家有一個辦法,雖然看不見這一點,但可以研究周圍天體的運動。中間這一點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的引力在這里表現(xiàn),有質量就有引力,它的引力決定了周圍的天體以什么樣的速度、什么樣的姿態(tài)圍繞著它轉。這就是哈勃天文望遠鏡的貢獻。通過這一點周圍的其他天體的運動算出來那個質量是大到了400萬個太陽質量。
因此電影編劇就說,在那個時刻,由于太陽背后是一個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引力發(fā)威使得太陽爆炸,從而發(fā)出一種粒子叫做中微子。這里給觀眾兩個下馬威:一個大質量的黑洞;第二個是,太陽出現(xiàn)了太陽中微子。由于背后黑洞的影響使得太陽爆炸發(fā)出了太陽中微子,射到地球這里,地球受不了,地球內部發(fā)熱,熱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任何平衡,比火山還激烈,比地震還激烈的,就是整個爆炸——就像影片出現(xiàn)的那樣災難。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中微子是不是就是普通老百姓說的太陽耀斑?
李競:不是。在這里非常簡短的說說這個事情。是上世紀物理學家預言,宇宙中應該有一種,質量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可能比電子還小,但是它和電子還不一樣,它不帶電。1933年,一個大物理學家就給它起名字叫中微子,中代表中性,它不帶陰電也不帶陽電,不帶正電也不帶負電。其次,它的質量非常小,所以叫做微子。
后來到了五十年代證明中微子確實存在。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天文學家已經確認一切恒星的能源來自于熱核反應,核聚變,就是氫彈原理,物理學家利用了氫變成氦放出能量這個原理——就是核聚變。太陽的光和熱哪來的,不是燒煤,而是內部在高溫高壓情況下達到那樣一個環(huán)境,就是產生了氫變氦的核聚變。有朝一日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達到可控核聚變的話,那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我們就不用再依靠石油了,就有人造小太陽了,有朝一日人類的高科技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F(xiàn)在我們還趕不上太陽。
在太陽的核聚變中產生了中微子。太陽中微子一個非常大的特征是,它幾乎跟任何物質都不起作用,誰也攔不住它。核聚變一下子產生了中微子,中微子帶了一部分能量跑出來的。幾乎是以光速跑出來了,跑出來以后就到了地球,地球攔不住它,就穿堂而過,到了我這里,就從我這里穿堂而過。不知道有多少個太陽中位子從我們身上穿過,到了地表,到了地心,從那邊又出去。大量的中微子在宇宙中充斥著,只是我們感覺不到。所以,電影中所說的黑洞引起了太陽爆炸,太陽爆炸產生了中微子,太陽中微子又到達了地球這里,把地球攪熱了,破壞了平衡,天崩地裂。這件事情完全錯的。
除了關于中微子襲擊地球的錯誤,電影還錯在哪里呢?
第一,電影腳本中說在2012年12月21日那個時刻,地球、太陽、黑洞三者成為一條直線,后面黑洞的威力影響著太陽,使太陽如何如何。我愿意告訴大家,我們的太陽離后面的黑洞有多遠?離黑洞的距離不精確的數(shù)字是光線要走三萬光年。遠在三萬光年之外的那個黑洞,對我們有沒有影響?當然有影響,但不是2012年12月21日那個時刻才有影響,是一直有影響。他引力的影響使得太陽系的2000億個恒星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逆時針的旋轉,兩億年轉一圈,相當于我們一直受到太陽的影響,使得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樣。
那個時刻, 從地球上看起來,似乎地球、太陽、黑洞三者是成一條直線的。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黑洞(如果能看得到的話)是三萬光年前的,三萬光年前我們的位置究竟在哪呢?根本不知道,因此,可以說那一天三者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電影講述的那個時刻黑洞才發(fā)威是不正確的。黑洞一直在發(fā)威,發(fā)威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圍繞著銀河系轉,已經轉了一百億年了。
再退一步說,即使后面的黑洞造成了太陽擾動,也不會使得太陽產生中微子,因為太陽中微子是自己的熱核反應才有的,跟黑洞引力沒有任何關系,引力的結果是大家都圍繞著它轉。太陽的中微子一直到地球這里,穿堂而過,他不會在那一個時刻把地球攪熱,這件事情完全違背了中微子物理學。所以希望網(wǎng)友們千萬不要被這些名詞忽悠住了。千萬不要相信在2012年12月21日太陽會爆炸。太陽確實會爆發(fā),這個爆發(fā)就是我們時時刻刻都看見,就是太陽耀斑,太陽黑子,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這里,就產生了激光,太陽發(fā)射帶電離子,破壞了我們的電離層。
太陽爆發(fā):時時發(fā)生,只影響電離層、地磁等地球物理活動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很多人認為太陽耀斑會把我們烤焦,會嗎?
李競:不會。我們接收到的是太陽的輻射,使得我們接收到光和熱。這個輻射幾乎在很長時間內你感覺不出來任何大的變化,但是還會有變化。比如說今年剛過去的冬天就比較熱,這就和太陽有極大的關系。人類歷史上也遇到了冰河期,還沒有人類的時候,地球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冰河期,這當然熱了。
這些主要和太陽輻射有關系,而和太陽的激烈爆發(fā)沒有關系,太陽激烈的爆發(fā)破壞了我們的電離層。而如果電離層被破壞了,出現(xiàn)了空洞,會引起帶電粒子、加上輻射,使我們人體變黑,使美女變成黑人。至于破壞整個地球,太陽的爆發(fā)還沒有那么大的威力。
這個請大家放心,太陽是我們一切生命的主宰,至少在現(xiàn)在這個階段,太陽還沒有到病死的時候,太陽病死那一天不是我們今天的話題。所以2012年12月21日那天背后的黑洞不會因為12月21日有特殊的表現(xiàn),也不會因此造成太陽爆炸。更不會使得太陽受到后面黑洞的引力影響,產生中微子,中微子要產生,但是跟它無關,太陽中微子時時刻刻產生,時時刻刻穿堂而過,也不會把地球攪熱,所以地球不會在那天天崩地裂。還有一個問題,電影中說的后面的黑洞攪亂了太陽,太陽攪亂了地球,首先攪亂地球是使得地球地磁反向。這個一會兒再說。
李競:我不是地球物理學家,對此接觸不多,但是我知道地磁的反向是客觀存在的。地磁反向就是地磁內部的某種機制使得南極變北極,北極變南極,指南針變成指北針。這個過程中顯然會出現(xiàn)一場變動。
地磁會不會反向?回答是對的。所以電影中說的電磁反向是對的。關于地磁反向,我們有一門科學,中國科學院也有這方面的專家,就是古地磁學。古地磁學家通過研究巖石里面存儲的磁信息,確定地磁的變化情況。根據(jù)古地磁學,至少在侏羅紀、白羅紀,恐龍生活的一億六千萬年之間,曾經有過三次地磁反向(所以恐龍很不簡單,它們在那三次反向中都扛過來了)。究竟在地磁反向中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改變,人類不知道,有人類的這些年中都沒有發(fā)生過。
不像電影所說的,地磁是突然改變的,實際上地磁反向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很可能要經過幾萬年。地磁反向一般的過程是這樣的:地磁的磁力強度逐漸減弱,減弱到非常弱的時候,再變強,再變強的時候地磁已經反向了。在變弱的時候,極性越來越小。再強的時候,已經反過來了,極性再逐漸變強,等到正常的時候它已經反向了。這個過程可能要幾萬年。絕不像電影所說的,24小時地磁就反向了,沒有這回事。
因為我們的地石已經告訴我們,地磁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現(xiàn)在我們的地磁就正在反向中,什么時候轉過來?也許十萬年之后。為什么要轉向?現(xiàn)在還不知道。就像地震現(xiàn)在預測不出來是一樣的。我們只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過若干次反向,而這個過程拿現(xiàn)在的長短來說是比較漫長的。但是肯定會有,絕不像電視所說的那樣,掐著時間,到了零點就一下子反過來了。所以不要相信地磁會突然間反向,但是反向一定會出現(xiàn)災難,究竟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災難?不知道。但是這個災難至少沒有讓恐龍滅絕,恐龍經歷過,但是人類沒有經歷過,所以不敢說。但是一定不會像電影片所說的那樣除了中微子以外還有電磁反向。說了半天,這個不對,那個沒有。難道說電影就一點沒有真實的預報嗎?有。
小天體撞地球:還沒發(fā)現(xiàn)近千年內足以造成地球毀滅的小天體
電視片中還提到災難中還誘發(fā)了小天體攻擊地球,這個說對了。地球最大的威脅是小天體和地球相撞。只要拿小望遠鏡看看月亮就知道了,月亮表面上一個一個的大坑都是撞出來的。過去認為是火山口,這個是不對的。經過登月考察,月球是一個火山活動非常寧靜的天體,不像地球這么活躍。所以月球的環(huán)形山都是撞出來的。因為月球沒有大氣,撞成之后就保存下來了。
而地球比月球大多了,受撞的可能性比月球的概率也大多了,但是地球有一層大氣保護,所以很多天上來的石頭到大氣中就變成流星——燒化了就變成流星,燒不化的掉到地上叫隕石。電視上說的那些石頭打到地球上來,造成更大的破壞,確實是這樣。這個一點都不嚇唬人。
經過1994年全世界成立小行星檢測網(wǎng)以來,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數(shù)字飛速增長,現(xiàn)在已經確認的將近90萬個。所以肯定太陽系中圍繞著太陽運轉的大小的石頭超過百萬,離我們很遠。這些小天體是在火星軌道之外,木星軌道之內。當他們走到木星軌道之內的時候,和木星軌道成某種關系,木星的引力就改變了他的軌道,其中一個結果就是把它的變成橢圓軌道,跑到地球。這個概率是多少?
上一次撞到地球造成物種滅絕的是6500萬年前。6500萬年前造成地球滅絕的小天體直徑大概是十公里到十五公里。我們稱之為十公里級小天體,這樣的小天體在太陽系中不止一個。不能確定下一次十公里級的小天體出現(xiàn)的時間,但肯定會來,因為木星在那里,木星會向我們輸出炮彈。所以像電視片所說的,造成地球上物種滅絕的小天體的災難這件事是真的,但是在2012年12月21日那天肯定沒有。
要造成地球災難、物種滅絕的小天體的大小一定要在10公里到15公里甚至更大。現(xiàn)在威脅地球的十公里級的小天體還沒有發(fā)現(xiàn)。因為天文學家把這樣的小天體一個一個的都記錄在案,給他們造成起居錄,時時刻刻在研究它。2012年還有一年多,在這一年多將要威脅地球的小行星是沒有的,要有我們早知道了。
所以2012年12月21日不會有造成地球上滅絕的小天體威脅地球。但是不能掉以輕心,天文學家還在努力在進行探索,如果有朝一日有威脅來,天文學家也會采取方針政策。我們不能讓它不來,但是有辦法改變他的軌道。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天體重疊、行星列陣是怎么回事?
李競:行星列陣說的是,當人類還只能用眼睛觀天的時候,拿肉眼看到的五個天體:金、木、水、火、土,他們在某個時間段會聚集在一個天體的一小塊。中國的天文學家把他叫做五星會聚。后來知道,原來我們看見的都不過是投影效果。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原來是一個臉盆形的,中間是太陽,大家都圍著它轉。從地球上看起來都在一個平面,實際上距離不一樣。
有些說法指出,五顆行星在空間位置上離得非常近,這種排列,難道說對地球就沒有影響了嗎?特別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這樣一個大家伙的引力非?捎^,對地球當然不會沒有影響,土星也在它旁邊,天王星也離得很近。關于這一點我非常鄭重的向網(wǎng)友說,確實是有影響,但是這個影響不會引起災難。天文學家早就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行星對地球有影響,就是今天地球和月亮在太陽系中如此運行,已經是受了影響的。所有的影響結果才使得我們今天這樣,意思是早就加進去了。但是加進去的量是要變的,他們會處在不同的位置。
如果他們處在某一個極端的位置(這個極端的位置不可能出現(xiàn))——所有的行星,水星、金星、天王星、木星都處在和地球一條線上,或者離一條線很近,那個影響就會最大值,最大值的時候有多大的影響?如果說我們地球由于月亮和太陽的影響使得今天的大潮潮高十米(這個動力是來自于月亮和太陽,其中來自于月亮,是因為月亮離我們近,來自于太陽是因為太陽質量大),那些行星對我們潮汐的貢獻就是0.4毫米。十米高的潮再加上0.4毫米的起伏,我們基本上感覺不到,所以這個的影響實際上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各位網(wǎng)友們一定不要把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這件事情看得特別嚴重,認為天體列陣會引發(fā)災難,沒有。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剛才李老也跟大家提到了2012年世界末日只是謠言,而公眾卻對因為這個謠言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慌。我們希望王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給我們解釋一下公眾群體性的心理恐慌的現(xiàn)象。
王文忠:剛才李老師解釋的瑪雅預言的事情讓我受益匪淺,知道這個事情還是沒有依據(jù)的。但是為什么這么一個沒有依據(jù)的事情,全社會全世界都在議論,甚至還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興趣呢?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這樣一個分析。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
孟子講過,人都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災難,只有經歷了災難,汲取了教訓的人才能活下來。在人的潛意識記憶里,對災難有著極大的敏感。只有對災難做出預期,提前做出安排和反映的個人和種族,才能夠生存下來。而沒有這種預期、沒有準備的人,就會被災難、突發(fā)的事件、隨著時代的進步慢慢的消滅。所以活下來的人都是悲觀主義者。只有悲觀主義者才能夠活下來,因為他悲觀,他做出準備。這是對災難的預期。對于瑪雅預言的害怕做出想法、拍出電影、提前做出準備的人是一個積極的人生。這是關于心理恐慌的一個解釋。
但是這個社會如果恐慌過度,會影響當前的生活,這也是不好的。所以我們從危機干預的角度,一方面要李老師這樣的科學家從科學上進行解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指出哪種恐慌是積極的,哪種恐慌之后的反映是有積極意義的,哪種恐慌、哪種心態(tài)可能會妨礙你的正常生活。同時,要對恐慌過度、喪失了生活信心的人進行幫助,這就是心理干預。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剛才您提出了心理干預,這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和意義呢?
王文忠:對于災難事件的心理干預可以分為三級,第一,普及關于災難的科學知識,包括災難的發(fā)生、災難的影響知識,同時,災難對心理造成創(chuàng)傷的知識,普及程度。第二,對災難影響的直接人群進行快速的服務、快速的篩查,發(fā)現(xiàn)危險人群。第三,危險的人群重點的對象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心理干預包括這三個體系。李老師講得非常好,希望他能夠再給我們普及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科普博覽網(wǎng)王芳:我們先問王老師一個問題,您剛才提到心理干預,我們應該做什么?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比較合適?
王文忠:人生活在兩重世界中,第一,生活在物理世界,第二生活在心理世界。心理干預,作為一個人要適應周圍的世界,要用科學的手段認識物理世界,通過科學的知識、推論,讓我們心安,這是從物理科學的層面和心理科學的層面。
另外,我們要讓自己心安,除了認識外界,還要認識自己。第一,通過科學知識的普及認識外界。第二,認識自己,學會自我調節(jié),這是心理干預的另外一個層面。所以我們在進行危機干預的時候,往往要像科普網(wǎng)一樣請一些科學家講一些相關災難的知識、地震的知識、火災的知識、天象的知識。
另外,我們心理學工作者自己隨著人的心理規(guī)律,人在災難之后的反映,人的災難之后的幸福感、認知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你的角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們做了一個研究,非常有意思。讓一些大學生看一些災難的圖片,另外一些大學生不看災難圖片。緊接著問他們一個問題,設想一個人要借你一百萬,他有可能會給你很多的利息,也有可能會賠掉幾萬塊錢。問借不借給他。在看了災難的圖片之后,他就不大愿意借。不看這個他就愿意借,因為他有可能賺錢。
同樣,換一個題目,假設你是一個銀行的主管,你可以把這一百萬貸出去,可以收利息。也可能賠,也可能賺。經過災難啟示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愿意把錢貸出去。這個告訴我們,在災難發(fā)生的時候,人遇到個人利益的時候會變得保守,但是在公共決策的時候會變得冒險。在這個時候我們寫了一個報告,人在公共決策的時候反而應當謹慎一點,個人決策的時候反而應該開放一點,保持正常的心態(tài)。這就是危機干預。讓你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受到災難之后潛在的變化,從而采用一個科學理性的手段。
搜狐主持人:剛才提到汶川大地震,前一段時間發(fā)生了玉樹大地震,有沒有一些實在的例子是心理干預的成員去到前線去幫助他們從災難中的心理恢復的案例?
王文忠:這次玉樹地震情況比較特殊,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又是一個高寒地區(qū),運輸能力弱一些,國家沒有鼓勵去做心理干預工作。但是汶川地震我們做了很多,我們在那里比較突出的例子就是,和災區(qū)的基層干部和教師在一塊幫助災區(qū)的群眾和醫(yī)生。因為這些干部和老師自己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帶一些儀器,幫助這些老師和干部認識到自己的狀態(tài),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怎么調節(jié)。同時,也教給他們怎么樣去和受災的群眾打交道,他們在工作中就避免了很多麻煩。原來我們工作的地方,很多遇難學生的家長經常去上訪。我們告訴他,你們在做好事的同時,注意你的語言表達,注意你的個人關懷,就會好很多,他們發(fā)東西的同時也進行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說一些刺激性的話,效果就非常好。
搜狐主持人:剛才李老師說的,我發(fā)現(xiàn)有一些科學概念是存在的,但是只是經過人類的一些聯(lián)想和引申把它夸大化了。我們今天做這次的訪談就是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依據(jù)的一個過程,這也是作為一種心理干預?
王文忠:對。
主持人:現(xiàn)在心理干預的概念在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個什么樣的發(fā)展?
王文忠:心理干預肯定是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要。因為在基本的生存都得不到保證的時候,人們要獲得生存、衣食住行的手段。衣食住行都滿足之后,進入小康社會,人們更多的關注心理健康。同時,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說,人們?yōu)槭裁磿P注災難?一方面是我剛才講到的,人們由于基因、潛意識的作用,人都是悲觀主義者。另一方面,人有了更多的閑暇。如果這個人整天忙著種地、整天忙著開車,整天忙著生存手段的獲取的時候,他是不會關心這些看似遙遠的災難的,顧不上。有了閑暇的時候,他才開始關注。
李競:生活富裕了,媒體也允許了,社會效益就越顯著。作為科學家來說,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科學家都有這樣的義務,大家都來做心理干預的工作。關于這件事情我有一點體會。在1998年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里有一個預告。這個預告就是在美國的科學家說,美聯(lián)社的新聞,有一個小天體將要在2018年和地球相撞,所以從1998年算起還有二十年。我們中央電視臺轉載了這條新聞。中國天文學家沒有吭聲,而這件事情的后果就是,在美國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安,有些人就說算了,再過二十年我才四十歲,下決心一咬牙,把銀行錢全取出來吃喝玩樂。還有一些人干脆就說,我得想后事了。
美國新聞媒體希望得到的效果是:越引起轟動,新聞價值越高,他不管社會效應。又過了三個月,又有進一步的觀察說2018年撞不上。那些把錢花光的人就活該。如果當時這個消息公布后,立刻有本行的天文學家出來解釋它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如果真正在18年以后撞上,我們還會有什么辦法來破解它,就不會有那些后果了。這就是心理干預,都是科學家應該做的事。所以在我看來,科學家不是單純的講科學,而是作為社會效益層面都應該積極的起著心理干預的責任和義務。
王文忠:謝謝李老師對心理干預的重視。的確,人認識世界是一方面,但是人是通過什么來認識世界的?都是通過心理來認識世界的。只有人的心理穩(wěn)定了,世界才能穩(wěn)定,才能做出更重要的貢獻。您剛才的呼吁,我作為心理工作者是非常感謝的。
搜狐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非常感謝李競老師把這么多精確的科普知識帶給大家,也特別感謝王老師讓大家認識到心理干預這個新興的行業(yè)。希望心理干預這個名詞在以后的生活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也非常感謝在眾多的災難中心理干預者對于公眾的幫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