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埃博拉疫情需要救治的藥物和治療性疫苗。然而,目前國際上仍然沒有針對埃博拉的特異性藥物,也無獲準使用的埃博拉疫苗。盡管美國正在加緊研制兩款埃博拉疫苗,英國開發(fā)的疫苗已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并預計2015年初可能小規(guī)模使用疫苗。但這些疫苗是否有效,在人群中大規(guī)模的使用是否引起不必要的甚至災難性的副反應,尚不得而知。
日前,我國專業(yè)從事烈性病毒研究的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經過集體攻關,成功研制出了具有埃博拉病毒外殼,但沒有其核酸內容物的病毒樣顆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在疫苗、藥物研制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摘自Heinz Feldmann, 2014. DOI:10.1056/NEJMp1405314. 譯:武漢病毒研究所)
那么,什么是VLP呢要了解VLP,首先得了解埃博拉病毒的結構。如圖例所示,埃博拉病毒顆粒外表有許多突出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P)三聚體,是機體識別并產生極強免疫反應的病毒分子。在病毒囊膜的內側還有多個蛋白質分子,又稱為基質蛋白。科學家發(fā)現(xiàn),基質蛋白VP40和GP蛋白能自動組裝成與埃博拉病毒顆粒相似的空殼,即VLP。
得到VLP,對控制埃博拉疫情又將起怎樣的作用?由于VLP不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成份,因而不具有感染性。最主要的是,VLP保留了病毒GP蛋白質的高免疫原性,所以VLP是發(fā)展抗埃博拉病毒疫苗的首選。利用這個特性,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里大量生產VLP。用這樣的VLP作為疫苗給人類接種,可以激活機體針對埃博拉病毒GP蛋白的免疫反應,接種疫苗的人就可能抵御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