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李皓,環(huán)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 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yè)。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農業(yè)大學土壤化學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國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漢諾威毒理研究所從事免疫生物學研究,1994年獲得德國漢諾威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95年回國到北京醫(yī)科大學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藥成分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出于對當時中國環(huán)境狀況的極度憂慮,1996年辭職走向社會成為環(huán)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從事引進和翻譯國際環(huán)境教育影視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為國家環(huán)??偩汁h(huán)境使者。2008年成為“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

留住落葉能改善城市環(huán)境

李皓
2017年11月15日
關鍵詞:落葉歸根的五個環(huán)境益處;綠地管理;土壤有機質;治理揚塵
考察一個城市的環(huán)境質量,需看四個方面:空氣是否透明、水體是否清澈、土壤是否肥沃、物種是否鄉(xiāng)土。要想改善城市這四方面的環(huán)境質量,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去實現(xiàn),那就是——留住落葉。相反,如果一個城市的管理者將落葉看成是垃圾,必須清掃掉,城市的樹林地與灌木下沒有任何落葉覆蓋層,那么,這個城市必然會出現(xiàn)揚塵污染難治、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燥板結、植物生長不良等問題。北京就是一個實例。
“落葉歸根”是中國古人對大自然經過長期觀察后獲得的寶貴常識,這一古代常識的科學性得到了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完整闡釋。國際國內多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一致發(fā)現(xiàn):讓落葉回歸自然(包括林地、土壤、河湖、水岸)對環(huán)境有著極好的保護功能,保護體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落葉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防止土壤沙化,因而能治理揚塵;第二,落葉覆蓋能減少水分蒸發(fā),營造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有利于雨水被土壤快速吸收,故能幫助補充地下水;第三,落葉無論在陸地與水體中,都能為微生物提供巨大的附著表面積,在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空氣與水體中的污染物得以分解與凈化;第四、落葉能給土壤增加透氣性與養(yǎng)分,因而能促進植物生長。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助減少溫室效應;第五,落葉層能給昆蟲與鳥類提供食物與越冬的條件,也能幫助植物的根系保暖,增強植物的抗凍能力,故而綠地保留落葉層有保護物種、維護生態(tài)平衡、減少蟲害和植物病害等多種功效。
遺憾的是,每年秋冬季節(jié),來自管理部門的防火令使北京城市綠地中的落葉層總被清掃一空?!吨袊h(huán)境報》曾發(fā)表文章指出:“如果沒有落葉層的保養(yǎng)和保濕,地面會變得越來越干燥。為尋找養(yǎng)分和水源,樹根會向土地縱深處伸展,而樹上的葉子照常揮發(fā)水分,這就使周邊環(huán)境越來越干燥,極易發(fā)生森林大火?!?看來,城市管理部門急需學習新知識。
更為遺憾的是,北京的園林綠化公司也對落葉的環(huán)境效益知之甚少,他們要求綠化工人必須掃光綠地中的落葉,并將落葉當作垃圾清運掉。筆者在北京多處綠地做調查時,常聽到來自農村的綠化工人抱怨說:“這些落葉可是好東西,要是把它們留在綠地里,能為土壤保墑。土壤疏松了,澆水就能滲下去,綠地也不用經常澆灌了?!?這些工人有在農村秸桿還田的實踐經驗,因此他們對清掃落葉的管理要求是很不贊同的。但他們說,如果不掃,他們就得不到工錢。筆者在被掃光落葉的綠地前看到:裸露的土壤要么干燥沙化,刮風即起塵,要么貧瘠板結,澆水時難以入滲。清掃落葉對治塵與保水的負效應已經十分明顯。
這些年,不同的學者曾多次將“落葉歸根”的建議提交給了北京的政府部門,但今冬,北京還是大面積地清掃掉了它寶貴的落葉資源。許多綠地與樹林地露出了成片的黃土,這對提高北京的空氣質量是很不利的。
十七大提出了“生態(tài)文明”的概念,要求各級政府與民眾加強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境保護?!傲糇÷淙~”可以說是一項最省錢、最省力、環(huán)境效益最多樣、國際應用最廣泛的提高城市環(huán)境質量的措施。北京要真正實現(xiàn)“生態(tài)文明”,應像要求農田必須“秸稈還田”那樣,要求城市綠化隊讓落葉留在樹林里、樹坑中、灌木下和草叢里,也可將落葉就地碎化后撒到土壤中。筆者觀察到,碎化的葉屑能夠大量吸收露水、雨水和雪水,它們潮濕地分散在土壤里,因體積小而能很快腐化,成為土壤的一部分,故能快速增加綠地的有機質,又不存在引發(fā)火災的問題。
(發(fā)表于《新京報》2007年12月23日“社論?來論”版,作者 李皓,2017年11月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