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 翁祖平
課堂里的小學生聽到老師提出的思考問題——人為什么要生長兩只眼睛,都在思索。有的學生認為:生長左右一對眼睛是為了好看。有的學生認為:一只眼睛看東西就可以了,生長著另一只眼睛是為了備用。老師并沒有馬上回答學生的答案正確否,而是要在課堂里通過
學生自己實驗,讓學生自己感受、總結(jié)、得出正確答案。
課堂實驗不用任何教具,非常簡單。實驗要求每位學生用雙眼盯著看站在黑板前的老師與黑板,并仔細體會觀看感受。不一會兒,老師要求學生用手捂著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睛(單眼)觀看老師與黑板,再仔細體會觀看感受。
課堂實驗做完了,老師要學生比較兩次觀看感受,總結(jié)問題的答案。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兩只眼睛觀看老師與黑板間的距離很明顯,而單眼觀看老師與黑板間的距離非常不明顯,好像畫在一張紙上的畫。老師肯定了學生自己實驗所得問題答案是正確的。老師解說:雙眼看前后目標有明顯距離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立體(或三維影像)感覺。
老師進一步介紹觀看立體電影:
我們通常見到的影像反射光相當縱向振動光波與橫向振動波的合成。當影像反射光通過某化學物質(zhì)(聚乙烯醇浸碘液后制作的薄膜)的鏡片時,反射光只能通過縱向振動波或橫向振動波,這種現(xiàn)象稱光的偏振。
以前,我們在影院或家里看電影只有平面感覺,相當于單眼觀看。而現(xiàn)在影院或在家里看電影出現(xiàn)立體影像效果。雙眼觀看景物,左眼看到的與右眼看到的景物(影像)絕大部分是相同的,而只有很少部分是不相同的,左眼看到的景物范圍左側(cè)多了兩眼睛的間距(6.5厘米),右眼看到的景物范圍右側(cè)多了兩眼睛的間距(6 5厘米)。人們大腦里要形成立體影像感覺,左右雙眼間必須存在6 5厘米距離。
在實地用兩臺電影攝影機,仿人取眼觀察,再一直線段左右兩端同步拍攝景,物構(gòu)筑立體電影。放映時,也仿攝影,在一直線段兩端,左右各設一臺放映機,同步放映體電影。不過在左放映機鏡頭加一只允許縱向振動光波通過的偏振鏡片。在右放映鏡頭前加一只允許橫向振動光波通過的偏振鏡片。
觀眾只要戴一副左鏡片只允許縱向振動光波通過,右鏡片至允許橫向振動光波通過的眼鏡,以保證左眼只能看到左放映機映出的影像,右眼只能看到右放映機放出的影像,使大腦構(gòu)建立體影像感覺。
家里新添的不閃的三D電視就是搬到家里的立體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