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兩棲爬行動物保護協(xié)會”擬面向全國致力于兩棲爬行動物科普知識宣傳與保護的志愿者協(xié)會。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等相關部門的強力支持。協(xié)會立足于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協(xié)會計劃每年開展系列科普宣講活動,能與各個大學、研究所、自然保護區(qū)、動物園、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機構展開合作。

野外拾趣(續(xù))

從水到陸
2015年11月20日

作者:千與

馬上要離開海南島了,愿這段特別的記憶留住她的美——記野外拾趣續(xù)篇。這一次呈現(xiàn)的是上次沒有講述的物種或者沒有拍到的精彩鏡頭,其中包括23種兩棲動物,18種爬行動物,7種鳥,15種昆蟲,2種哺乳動物。歡迎走進海南吊羅山,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
兩棲類
1
圖1.示海南疣螈Tylototriton?hainanensis(作為海南島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疣螈屬的唯一成員,絕對要合張影留個念)
2
2.廣西棱皮樹蛙Theloderma?kwangsiensis?(這家伙看上去是不是很像電影里的巨怪哥斯拉?身上的皮膚可以完全與樹干融為一體。)
3
3.華南雨蛙海南亞種Hyla?simplex?hainanensis(是不是有點文藝青年的感覺?)
4
4.三只側條跳樹蛙Chirixalus?vittatus疊羅漢式抱對,這種有趣的抱對方式在大樹蛙和無聲囊泛樹蛙上均有發(fā)生,場面有點凌亂。
5
5.粗皮姬蛙Microhyla?butleri(貌似有點不待見我)
6
6.脆皮大頭蛙Limnonectes?fragilis(脆皮大頭蛙通常生活在溪流中石塊底下,嗓子很沙?。?
7
圖7.大樹蛙Rhacophorus?dennysi6月底,大樹蛙開始往大山深處遷徙,從此消失匿跡,直到第二年4月份才出來,可遇而不可求?。?/span>
8
圖8.紅蹼樹蛙Rhacophorus?rhodopus眨眼的瞬間,身上的斑塊是由變異造成的
9
圖9.紅蹼樹蛙Rhacophorus?rhodopus與大樹蛙Rhacophorus?dennysi愛情”,有一只螞蟻意外地在紅蹼樹蛙的手指上
10
圖10.躲在樹洞里的大綠臭蛙Odorrana?graminea(不仔細看很難發(fā)現(xiàn))
11
11.蛙中的巨人海南臭蛙Odorrana?hainanensis,身上散發(fā)著一股讓你永遠都不想去碰它的臭味
12
12.海南擬髭蟾Leptobrachium?hainanense,當遇到潛在捕食者時,它們通常會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13
13.海南琴蛙Hylarana?hainanensis趴在樹葉上,它們被稱作蛙中的智多星,十分機警
14
14.臺北纖蛙Hylarana?taipehensis,修長的四肢和身形估計也會讓很多蛙羨慕不已吧
15
15.躲在土洞里的鴨嘴竹葉蛙Odorrana?nasuta(是不是很有洞主的風范)
16
16.越南趾溝蛙Pseudorana?johnsi(跟其他的蛙不一樣,它們更喜歡白天出來活動)
17
17.澤陸蛙Fejervarya?multistriata(人送外號“土蛤蟆”,雖然長的有點土,但分布范圍非常廣——“我很土,但我不簡單”)
18
18.沼水蛙larana?guentheri(沼水蛙也很常見,就是我們民間說的“水狗”,也叫“水鬼”)
19
19.圓蟾舌蛙Phrynoglossus?martensii
20
圖20. 疑是樂東蟾蜍Bufo?ledongensis幼體
21
圖21.原來細刺水蛙Hylarana?guentheri也會上樹
22
圖22.小湍蛙Amolops?torrentis的兩個咽側內聲囊,叫聲很像蟲鳴
23
圖23.猜猜圖中有幾只鋸腿水樹蛙?
爬行類之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