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兩棲爬行動物保護協(xié)會”擬面向全國致力于兩棲爬行動物科普知識宣傳與保護的志愿者協(xié)會。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等相關部門的強力支持。協(xié)會立足于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中心。協(xié)會計劃每年開展系列科普宣講活動,能與各個大學、研究所、自然保護區(qū)、動物園、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機構展開合作。

山有“麟”兮

從水到陸
2015年12月22日

作者:Bobinsky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一句出自我國春秋時期的《越人歌》,傳說鄂君子皙泛舟河上,打槳的越女愛慕他,便唱了一首歌曲,這歌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山上有樹木,而樹上有樹枝(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可我如此喜歡你啊,你卻渾然不知”,子皙請人用楚語譯出歌的意思,最終被歌中蘊含的熾熱情感所打動,微笑著同越女一起泛舟遠行。本文的標題化用《越人歌》中的結尾,意在介紹一種大家可能“渾然不知”的珍惜兩棲動物——大涼螈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
圖1. 雄性大涼螈成體圖1.?雄性大涼螈成體(圖片引自費梁等,2012)
標題之所以用到“麟”字,是因為在兩棲爬行動物愛好者和飼養(yǎng)者中往往用“麒麟”來作為各類疣螈的愛稱,如紅瘰疣螈稱作“金麒麟”,貴州疣螈稱作“火麒麟”,本文的主角大涼螈則按照體表顏色被歸為“黑麒麟”。大涼螈隸屬于有尾目蠑螈科Slamanderidae,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奠基人劉承釗先生于1950年在大涼山區(qū)發(fā)現(xiàn)并定名為大涼疣螈Tylototriton?taliangensis。但是根據(jù)外部形態(tài)結構特點,費梁等(2012)認為與疣螈屬其它物種區(qū)別較大,將其建立為一個獨立的屬,即涼螈屬Liangshantriton,更名為大涼螈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便成為了單屬單種的一個物種,其在系統(tǒng)發(fā)育及分類學上的重要地位彌彰。
大涼螈的體長要比其它疣螈屬物種更長,成年雄螈全長186~220mm,雌螈全長194~230mm,其尾長超出頭體長,雄、雌螈尾長分別為頭體長的131%105%左右。頭部扁平,頭長略大于頭寬,吻端平截近方形,無唇褶。軀干粗壯而略扁,皮膚較為粗糙,頭背面兩側棱脊顯著,后端向內(nèi)側彎曲成弧形,頭頂部下凹,背中央脊棱上有多處凹痕,體背部滿布疣粒,體腹面有橫溢紋。尾基部寬,后段甚側扁,末端鈍尖,尾的背鰭褶薄而腹鰭褶厚實。大涼螈體、尾均為黑色或褐黑色,但其耳后腺部位,指、趾、肛孔周緣至尾下緣為橘紅色,尤其特殊的是,雄螈在繁殖季節(jié),其前肢內(nèi)側會出現(xiàn)一枚橘紅色的橢圓形斑塊,這為我們野外鑒定大涼螈的性別提供了除比照泄殖腔孔形狀外的另一條途徑。
圖2. 大涼螈腹面觀
圖2.?大涼螈腹面觀(圖片引自費梁等,2012)
大涼螈生活于海拔1390~3000m植被茂密、環(huán)境潮濕的山間凹地,可以看出,其棲息地的海拔相較大部分疣螈屬物種更高。成年大涼螈以陸棲為主,白天多隱蔽在石穴、土洞或草叢下,夜間外出覓食。其在每年的5~6月進入靜水塘、沼澤水坑、稻田以及溪流緩流內(nèi)尋偶配對,交配行為一般發(fā)生在水中,雄螈以其前肢向前再向后翻轉,挽住雌螈前肢,借助尾的擺動在水中游動,也曾觀察到抱對中的大涼螈在陸地上以雌雄螈前后肢交替行走的現(xiàn)象。雌螈產(chǎn)卵250~274粒,產(chǎn)卵過程具有分散多次的特點,卵單粒散落于水生植物間,卵和幼體在水域內(nèi)發(fā)育生長,一般當年完成變態(tài),但也存在越冬幼體。在繁殖季間,棲息地水凼中大涼螈數(shù)量頗多,曾有數(shù)據(jù)記錄,在四川省一自然保護區(qū)的濕地中其繁殖密度可達40~50/m2,但繁殖季過后則難見成螈。

圖3. 大涼螈繁殖場圖3.?大涼螈繁殖場(舒國成攝)

圖4. 大涼螈卵粒圖4.?大涼螈卵粒(圖片引自費梁等,2012)

圖5. 繁殖場中的大涼螈幼體圖5.?繁殖場中的大涼螈幼體(龔宇舟攝)

目前大涼螈的分布僅限于我國四川西部的漢源、冕寧、石棉、美姑、昭覺、峨邊及馬邊等地,其棲息地的總體面積加起來可能不超過20000km2。由于棲息地質(zhì)量下降以及被人為捕捉用作中藥“羌活魚”(即山溪鯢)的替代品和寵物飼養(yǎng),其種群數(shù)量明顯呈下降趨勢。1989年由國家林業(yè)部和農(nóng)業(yè)部聯(lián)合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已將其列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已經(jīng)是我國兩棲動物所能獲得的最高保護級別。

?圖6. 大涼螈狹窄的分布區(qū)圖6.?大涼螈狹窄的分布區(qū)(圖片引自費梁等,2012)

圖7. 利用大涼螈制成的中藥11圖7.?利用大涼螈制成的中藥“羌活魚”和作為爬寵飼養(yǎng)的大涼螈(圖片源自網(wǎng)絡)
有尾兩棲類因其繁殖能力相對較弱而壽命較長,在進化上屬于K-對策者,其種群一旦衰退,開展恢復工作將十分艱巨??破請F認為:在保存和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學的過程中,也應適當加強瀕危和珍惜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工作。另外,我們希望熱衷于飼養(yǎng)各類“麒麟”的動物愛好者在照顧好已飼喂的各類疣螈的同時莫再購入其它疣螈,一是大涼螈及我國疣螈屬其它物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購買該類動物涉嫌違法,二是各種“麒麟”,尤其是“黑麒麟”往往對棲息地變化敏感,不能很好適應人工養(yǎng)殖環(huán)境,飼養(yǎng)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疾病和死亡。所以,如果大家真正愛護這些美麗而又珍惜的野生動物,就應該讓它們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的生境中,唯有“山有麟兮”才能保證“山有靈兮”。

?參考文獻:

1.?Fei?Liang,?Ye?Changyuan.?2004.?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The?IUCN?Red

List?of?Threatened?Species.?Version?3.1.?<www.iucnredlist.org>.

2.?費梁,葉昌媛,江建平.?2012.?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布彩色圖鑒.?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3.?費梁,胡淑琴,葉昌媛,黃永昭.?2009.?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上卷 有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

4.?Max?Sparreboom.?2014.?Salamanders?of?the?Old?World.?The?Netherlands:

KNNV?Publishing?&?Naturalis?Biodiversity?Centre.

中國科普博覽-從水到陸專欄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csar.blog.kepu.cn/